close

孺悲欲見孔子,孔子辭以疾。將命者出戶,取瑟而歌,使之聞之。

(曾和孔子學習士喪禮的孺悲想來求見老師,孔子以身染疾病拒絕孺悲的請求。負責傳達老師回覆的學生踏出房門後,孔子彈瑟並且高歌起來,讓孺悲聽到孔子撫琴作樂的聲音。)

章旨關鍵字:不屑之教、省思自身、因材施教

 

注釋、翻譯及章旨說完後,看著台下學生困惑的表情,就知道這則不好教,與平常閱讀論語時溫文爾雅的孔子形象差距過大,被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,號稱有教無類的孔子,為何會拒見學生,還故意讓他知道生病是藉口,似乎太情緒化,這樣「羞辱」學生的行為是好老師會做的嗎?閉門羹、當頭棒喝是讓同學自我反省,現在的學生會接受這樣的說法嗎?

「反正我信了」,高中仍屬威權保守教育的我當時無條件接受了,以我求學經驗理解,羞辱是小事,還有更慘的呢!所以當時想著原來孔子也有嚴厲的ㄧ面,當學生做錯事可是不留情面。

可是新時代的學生會接受章旨的解釋嗎?有沒有更好的解釋可填補論語敘述的空白處?

Google各家說法,有人提到過往因誤會被老師冷眼相待的故事⋯⋯

「老師冷眼相待的故事」,我記得一個經典,孔子家語中「小杖受,大杖逃」的故事:

子耘瓜,誤斬其根,曾晳怒,建大杖以擊其背,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。有頃乃蘇,欣然而起,進於曾晳曰:「向也參得罪於大人,大人用力教參,得無疾乎?」退而就房,援琴而歌,欲令曾晳而聞之,知其體康也。孔子聞之而怒,告門弟子曰:「參來勿內。」曾參自以為無罪,使人請於孔子。子曰:「汝不聞乎?昔瞽瞍有子曰舜,舜之事瞽瞍,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;索而殺之,未嘗可得。小棰則待過,大杖則逃走,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,而舜不失烝烝之孝。今參事父,委身以待暴怒,殪而不避,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,其不孝孰大焉?汝非天子之民也,殺天子之民,其罪奚若?」曾參聞之曰:「參罪大矣!」遂造孔子而謝過

孔子也曾讓曾子吃閉門羹,曾子不明所以,托同學輾轉請教老師,知道原因後誠懇認錯,不愧是「吾日三省吾身」的反省界ㄧ哥。孺悲和曾子的遭遇類似,是否因為孔子熟知兩人性格而有如此教育舉動,試想主角換成個性直爽豪邁的子路恐怕就不適合了。

以曾子的故事來理解章旨的反省及因材施教,應該比較有教學著力點了,沒想到課堂講完後,學生又冒出了個新的問題:「孺悲做了什麼事惹孔子生氣?」(老師也很想知道啊~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rryw2,,.,..,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