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/15古文三十師說複習卷(高三使用)

一、 單一選擇題

    1. (   )學生在畢業前欲致贈匾額感謝師恩,最適合刻在上面的題辭是 ()功著杏林 ()立雪神傷 ()作育菁莪 ()師表千古。

    2. (   )韓愈也善寫詩:「()曲江水滿花千樹()青天白日映樓臺()漠漠輕陰晚自開()有底忙時不肯來。」(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〉)依其格律及詩意判斷,這首七言絕句的正確順序應是 ()()()()() ()()()()() ()()()()() ()()()()()

    3. (   )下列選項,何者不含推測的語氣 ()衣敝縕袍,與衣狐貉者立,而不恥者,其由也與 ()不怨天,不尤人;下學而上達。知我者,其天乎 ()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歟 ()聖人之所以為聖,愚人之所以為愚,其皆出於此乎。

    4. (   )韓愈倡導古文運動,其主張是 ()以先秦、兩漢內容充實的散文,取代六朝華麗纖弱的駢文 ()文必秦、漢,詩必盛唐 ()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 ()以漢儒為宗,為文嚴標義法,「義」指內容,「法」指形式。

    5. (   )請判斷下列「師」字的詞性,前後詞性相同者為 ()「師」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/巫、醫、樂「師」、百工之人 ()吾「師」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/「師」道之不傳也久矣 ()愛其子,擇「師」而教之/於其身也則恥「師」焉 ()惑而不從「師」,其為惑也終不解矣/孔子「師」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。

    6. (   )以下文意理解有誤者為 ()所謂「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」乃因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 ()「非吾所謂傳其道、解其惑者也」乃因「小學而大遺」之故 ()「不拘於時,請學於余」的「時」指的是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之況 ()「彼與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」的心態是「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」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 7. (   )下列文句「齒」、「恥」二字使用完全正確者為 ()扶老濟貧是公民應盡的社會義務,捐款這小事不足掛「恥」 ()前輩對後進無私的付出與提攜,令晚輩沒「恥」難忘 ()社會上欺善怕惡的行為最令人不「齒」 ()為人處事應抱持著不「齒」相師的態度虛心求教,始能精進德業。

    8. (   )下列對聯,與「老師」有關的是 ()術者岐黃三世業,心涵胞與一家春 ()烈日嚴霜三尺法,迅雷疾雨一庭春 ()雖無易牙調羹手,卻有孟嘗飽客心 ()十年心血哺桃李,一代新秀譜華章。

    9. (   )「孔子師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。郯子之徒,其賢不及孔子。」下列敘述,何者與此意義相近 ()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 ()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 ()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()君子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。

10. (   )伊林一向尊敬老師,教師節前夕寫了一封信給恩師,沒想到出現了不少錯字,請幫她挑出沒有錯誤的句子 ()老師投入杏壇,春風化雨、擢育菁莪,已界滿二十年,熱忱依舊,真令人配服 ()聽說您今年榮獲師擇獎,真可說是實至名歸 ()記得您教導我們時,總是有教無累,始終競競業業 ()可惜言者諄諄,聽者藐藐,冥頑不靈的我們,常讓您失望。

11. (   )下列哪一組的讀音不相同 ()阿「諛」/豐「腴」/舞「雩」 ()「郯」子/「曇」花/「覃」思 ()龍「蟠」/「皤」然/旗「旛」 ()句「讀」/「餖」飣之學/「荳」蔻。

12. (   )關於韓愈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()出生於昌黎,故撰文常自稱昌黎韓愈,平生以繼承道統自任,極力弘揚儒家學說,排拒佛、老思想 ()王安石稱讚韓愈「文起八代之衰,道濟天下之溺」 ()韓愈作〈師說〉贈李蟠的原因,是韓愈亟欲以匹夫而為百世師,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()發起古文運動,結合友人柳宗元以及李翱、皇甫湜等追隨者積極提倡散文,反對六朝以來的駢文。明代茅坤編《唐宋八大家文鈔》,以韓愈為首。

13. (   )為什麼「聖人無常師」 ()學識豐富,不需常向老師請教 ()出人甚遠,無人可以請教 ()無所不學,故無固定老師 ()四處遊學,故無法向固定的老師請益。

14. (   )韓愈作〈師說〉,謂當時之人「小學而大遺」,其所謂的「小學」與下列敘述何者相近 ()「學惡乎始?惡乎終?曰:其數則始乎誦經,終乎讀禮。」(〈勸學〉)「誦經」指誦讀經書 ()「《周禮》:八歲入小學,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。」(〈說文解字敘〉)「六書」,鄭玄《注》云:「象形、會意、轉注、指事、假借、形聲也」 ()「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。」(〈學記〉)「離經」指離斷經文之句讀 ()「占小善者率以錄,名一藝者無不庸。」(〈進學解〉)「小善」意謂一點長處。

15. (   )以下各組「 」中,字音完全相同的是 ()阿「諛」/豐「腴」/舞「雩」 ()「郯」子/「曇」花/「蕈」菇 ()龍「蟠」/「皤」然/旗「旛」 ()「簞」食/老「聃」/忌「憚」。

16. (   )蘇軾〈跋退之送李愿序〉:「歐陽文忠公嘗謂晉無文章,惟陶淵明〈歸去來〉一篇而已。余亦以謂唐無文章,惟韓退之〈送李愿歸盤谷序〉一篇而已。平生願效此作一篇,每執筆輒罷,因自笑曰:『不若且放,教退之獨步。』」本段文字主要表達的是 ()模仿歐陽文忠公立說,但自以為見解較高明 ()韓退之〈送李愿歸盤谷序〉獨步古今,較陶淵明〈歸去來辭〉更為高明 ()韓退之〈送李愿歸盤谷序〉雖稱佳文,但自己功力更高 ()推崇韓退之〈送李愿歸盤谷序〉獨步古今,也表現出實力相當的自信。

17. (   )〈師說〉一文中,使用了三層對比,為嚴肅的論證中平添幾許鮮活的色彩,下列何者不在這三層對比之中 ()孔子師襄、老聃等人 ()古之聖人今之眾人 ()士大夫不從師士大夫為其子擇師 ()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。

18. (   )下列文句經過調整後,何者仍合原義?()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師焉,或不焉句讀之不知,或不焉,惑之不解,或師焉()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夫庸知其年生於吾之先後乎()以吾一日長乎爾,毋吾以也毋以吾長乎爾一日也()恥學於師以學於師為恥()不吾知也吾不知也()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人之求異乎其人 ()()()() ()()()() ()()()() ()()()()

19. (   )()吾「師道」也/「師道」之不傳也久矣()生乎吾前,其「聞道」也,固先乎吾/「聞道」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()句「讀」之不知/「讀」書貴在專心()夫「庸」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/中「庸」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。以上各組「 」中的詞語,意義相同的是 ()() ()() ()() ()()

20. (   )《舊唐書.韓愈傳》:「常以為自魏晉以還,為文者多拘偶對,而經、誥之指歸,遷、雄之氣格,不復振起矣。故愈所為文,務反近體,抒意立言,自成一家新語。後學之士,取為師法。當時作者甚眾,無以過之,故世稱韓文焉。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()「務反近體」,意謂以近體詩為學習對象 ()「抒意立言,自成一家新語」,說明韓愈為文乃自成一家 ()「後學之士,取為師法」、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,二句中「師」字皆為動詞 ()「當時作者甚眾,無以過之」,意謂韓愈之文完美無瑕,無人能指出其誤謬。

二、 多重選擇題

    1. (   )有人戲為韓愈擬一徵人啟事,依序填入答案後,其中正確的選項是

廣邀天下衛道君子,共蹈 (A) 風潮
條件:士農工商不拘, (B) 止步
格式:文以言之有物,詩以 (C) 為佳
轉信處:秦嶺藍關、 (D) 府治
附:吾友賈島騎驢作詩,「鳥宿池中樹,僧月下門。」 (E) 未定,廣徵意見。

(A)應填入「復古」 (B)應填入「佛、道」 (C)應填入「老嫗能解」 (D)應填入「潮州」 (E)應填入「逢、迎」二字。

    2. (   )中國人的「名」與「字」往往有意義上的聯繫,有時取其同義,有時取其反義。請分析下列古人的名與字,選出意義相符的 ()杜甫,字子美 ()韓愈,字退之 ()曾鞏,字子固 ()岳飛,字鵬舉 ()史可法,字憲之。

    3. (   )以下敘述,何者正確 ()李蟠好古文,「六藝」經傳皆習之指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 ()郯「子」之「子」與孔「子」之「子」意義相同 ()傳說孔子曾向師襄學古樂,向萇弘學琴,向老子問禮 ()〈師說〉一文在闡揚從師問學與尊師重道的重要 ()「吾師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」與「師道之不傳也久矣」兩句中的「師道」含義均相同。

    4. (   )韓愈自言:「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,非聖人之志不敢存。」他積極推動古文運動,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()「聖人之志」指的是韓愈「文以載道」的主張,認為文學應傳承儒家道統 ()一個時代盛行的文體叫做「時文」,唐代的時文即韓愈所提倡之散文 ()韓愈主張「陳言務去」、「詞必己出」,反對一味擬古 ()韓愈並非古文運動創始者,在他之前已有「宗經明道」的古文革新主張 ()宋代歐陽脩承繼韓愈文學理論,讓古文運動獲得完全成功,並尊韓愈為「唐宋八大家」之首。

    5. (   )想查閱韓愈的生平及其作品,可能用得到的典籍是 ()《新》、《舊唐書》 ()《全唐詩》 ()《世說新語》 ()《史記》 ()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
    6. (   )下列選項,何者表達了「文以載道」、「明道」的類似觀念 ()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、務采色、誇聲音而以為能也。凡吾所陳,皆自謂近道,而不知道之果近乎?遠乎 ()愈之為古文,豈獨取其句讀不類於今者邪?思古人而不得見,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;通其辭者,本志乎古道者 ()人之於言也,亦然。有不得已者而后言,其歌也有思,其哭也有懷。凡出乎口而為聲者,其皆有弗平者乎 ()且自謂文者,務為有補於世而已矣。所謂辭者,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。誠使巧且華,不必適用;誠使適用,亦不必巧且華 ()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,夫豈然哉?蓋世所傳詩者,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。……蓋愈窮而愈工。然則非詩之能窮人,殆窮者而後工也。

    7. (   )在遣詞用字上,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()韓愈喜用奇字拗句,於詩歌文學上獨樹一幟 ()不學無術,專抄他人作品的人,必為君子所不恥 ()聽君一席話,豁然開朗,有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()這位演講者,望之儼然,私下請教,卻也溫和 ()這女子的穿著,不拘於時,講究個人風格。

    8. (   )請根據下列詩文之內容,選出與韓愈相關者 ()佛骨謫來,嶺海因而生色;鱷魚徙去,江河自此澄清 ()起八代衰,自昔文章尊北斗;興四門學,即今俎豆重東膠 ()天意起斯文,不是一封書,安得先生到此?人心歸正道,只須八個月,至今百世師之 ()君闇棄孤忠,天使貶潮,庶免海隅淪化外;唐亡無片壤,公留遺愛,尚餘廟貌立江邊 ()閒居少鄰並,草徑入荒園。鳥宿池邊樹,僧敲月下門。

    9. (   )語言會隨著時間產生變化,有些詞彙會產生古今不同的現象。下列各組「 」內的詞彙,意思不同的選項是 ()余嘉其能行「古道」/「古道」、西風、瘦馬 ()古之「學者」必有師/經過專家「學者」的研發,預防 H1N1 的疫苗終於問世 ()燕趙古稱多「感慨」悲歌之士/年華老去,讓人「感慨」萬千 ()孔子成「春秋」,而亂臣賊子懼/望一望,想一想,誰不感到虛度「春秋」 ()巫、醫、樂師、「百工」之人/一日之所需,「百工」斯為備。

10. (   )下列詩文、對聯、話語所頌嘆的對象,何者正確 ()文起八代之衰,道濟天下之溺蘇軾 ()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王右丞 ()夫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於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張良 ()一言而為天下法,匹夫而為百世師韓愈 ()□□詩無敵,飄然思不群。清新庾開府,俊逸鮑參軍。渭北春天樹,江東日暮雲。何時一樽酒,重與細論文李白。

 

 

詳解

單選題

1答案:(C)解析()醫界的賀辭。()()哀悼師長喪的輓辭。()培育人才。

2答案:(B)解析解題要領:絕句第三句不押韻,因此為(甲),刪除()既是寄白二十二舍人(白居易),所以先用三句寫景,再用詢問句()作結,最符合詩意。題幹語譯:迷濛的天空中,那薄薄的陰雲到稍晚就自然散開,藍藍的天空和明亮的太陽照映著亭臺樓閣。曲江的水漲得滿滿的,成千上萬的樹上頭開滿了花朵。你在忙些什麼事情呀?不能前來一同春遊。

3答案:(C)解析(C)「乃」表示竟然,為感到意外的語氣。來源:臺南女中

4答案:(A)解析(B)明朝前後七子的主張。(C)明公安派的主張。(D)方苞的主張。

來源:松山高中

5答案:(A)解析(A)名詞,老師/名詞,擁有專門技藝的人。(B)動詞,從師、學習/形容詞,從師問學的。(C)(D)名詞,老師/動詞,從師、學習。

6答案:(C)解析(C)「時」乃指當時恥學於師的風氣。來源:臺中一中

7答案:(C)解析(A)不足掛「恥」à「齒」。(B)沒「恥」難忘à「齒」。(D)不「齒」相師à「恥」。

8答案:(D)解析(A)由「岐黃」可推知為醫界。岐黃:指黃帝和岐伯。中國古代著名的醫書《黃帝內經》,多用黃帝和岐伯問答的形式寫成。後來把「岐黃」一詞作中醫學術的代稱。(B)頌法官。形容法官判案的公正嚴明、果決俐落。(C)易牙為春秋時齊桓公的御廚。此為餐廳聯語。(D)由「桃李」可推知。來源:師大附中

9答案:(A)解析(A)出自《論語.子張》語譯:夫子哪裡是不學習呢?只是他無所不學、沒有固定的學習對象罷了。(B)出自《論語.述而》。語譯:立志於道,據守於德,依傍於仁,優游於六藝。(C)出自《論語.雍也》。語譯:(對於學問)了解它的人比不上愛好它的人,愛好它的人又比不上有心得而樂此不疲的人。(D)出自《論語.雍也》。語譯:君子廣習文學,用禮儀來約束自己。來源:臺中一中

10答案:(D)解析(A)「擢」育à卓/「界」滿à屆/「配」服à佩。(B)師「擇」獎à鐸。(C)有教無「累」à類/「競競」業業à兢兢。(D)言者諄諄,聽者藐藐:形容白費唇舌,徒勞無功。諄諄:反覆叮嚀告諭,教誨不倦的樣子/冥頑不靈:愚昧頑固而缺乏靈性,難以教導改變。

11答案:(C)解析(A)(B)(C)(D)。餖飣之學:指因襲、羅列、堆砌文辭。餖飣,堆疊的食品。來源:中山女高

12答案:(D)解析(A)昌黎是其郡望。(B)王安石à蘇軾。(C)嘉許李蟠從師問學的態度。

來源:精誠高中

13答案:(C)來源:建國中學

14答案:(C)解析(A)語譯:做學問要從哪裡開始?到哪裡結束呢?可以說:方法是從讀經書開始,到讀禮書結束。(B)語譯:《周禮》:古代之人八歲入小學,老師先教導學童認識六書。(C)語譯:入學一年之後,考經文的句讀,辨別志向所趨;三年考察學生是否尊重專注於學業,樂於與人群相處。(D)語譯:具有些微優點的都已錄取,以一技之長而知名的也無不任用。來源:臺中一中

15答案:(A)解析(A)(B)(C)(D)

16答案:(D)解析題幹語譯:歐陽文忠公曾經說晉代沒有好文章,只有陶淵明〈歸去來辭〉一篇而已。我也說唐代沒有好文章,只有韓退之〈送李愿歸盤谷序〉一篇而已。我平生期望仿效該文寫作一篇,但是每次拿起筆往往作罷,因此自我嘲笑說:「不如停筆,讓退之保持天下第一。」(A)並無和歐陽文忠公一較高下之意。(B)對二文同樣推崇,並無比較之意。(C)雖透露出自信,但並非自認超越韓退之。

17答案:(A)來源:中山女高

18答案:(C)解析(甲)句讀之不知,或師焉;惑之不解,或不焉。(戊)不知吾也。(己)與原義相反。《論語.學而》。來源:北一女中

19答案:(B)解析(甲)學習道理/從師問學之道。(乙)懂得道理。(丙)逗號,語意未完足,誦讀時須略作停頓/研讀。(丁)表反問語氣,豈、何必/有「用」、「不易」、「普通的」等解。來源:建國中學

20答案:(B)解析(A)「近體」指「駢文」,「務反近體」意謂致力於反對駢體文。(C)動詞,學習/名詞,老師。(D)「無以過之」,意謂無人能超越韓愈。題幹語譯:韓愈認為從魏、晉以來,一般人寫文章多拘泥於對偶,於是表現在儒家經典中的古雅純正的思想宗旨,司馬遷、揚雄豪邁剛健的氣勢格調,反而不再振起。所以韓愈寫作文章,致力於反對當時流行的駢體文,抒發議論,立言說理,自成一派新文風。年輕的文士們,將他的文章作為效法的楷模。當時寫作文章的人很多,可是沒有人能夠超越他,所以當代稱之為「韓文」。來源:翰林試題

多選題

1答案:(A) (B)(D) 解析 (C)白居易的觀點(E)推、敲

2答案:(A)(C)(D)(E)解析(A)「甫」是丈夫之美稱,和「子美」同義。(B)「愈」有勝的意思,和「退之」相反。(C)「鞏」即「固」的意思。(D)「飛」與「鵬舉」同義。(E)「憲」為效法之意,呼應「可法」。來源:新店高中

3答案:(D)解析(A)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(B)子爵/對有德者的尊稱。(C)向萇弘學古樂,向師襄學琴。(E)學習道理/從師問學之道。來源:師大附中

4答案:(A)(C)(D)解析(B)唐代時文為駢文。(D)唐初元結等人曾提出。(E)「唐宋八大家的名稱始於明代茅坤。來源:明倫高中

5答案:(A)(B)(E)來源:師大附中

6答案:(A)(B)解析(A)出自柳宗元〈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〉。語譯:(我年少時寫文章,講究辭藻。年紀大了,才知道文章用以闡明聖道,)不是隨便作成光輝明亮,講究辭藻、聲律的文章,就算是好的。凡是我所說的,都自以為接近聖道,但不知離聖道是真的近呢?還是遠呢?(B)出自韓愈〈題歐陽生哀辭後〉。語譯:我寫作古文,哪裡只是取古文的句讀和時文不同呢?想望古人卻不得見,學古道就想要兼通它的文辭,通它的文辭,其主體是以古道為志願啊。(C)孟郊屢試不第,四十六歲才中進士,五十歲時被授為溧陽縣尉。懷才不遇,心情抑鬱。在他上任之際,韓愈寫此文加以讚揚和寬慰,流露出對朝廷用人不當的感慨和不滿。文章運用比興手法,從物不平則鳴,寫到人不平則鳴。出自韓愈〈送孟東野序〉。語譯:人的語言也同樣如此,往往到了不得不說的時候才發言。人們唱歌是為了寄託情思,人們哭泣是因為有所懷戀,凡是從口中發出而成為聲音的,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靜的原因吧!(D)強調文章要對社會有益,不必求精巧而華麗。出自王安石〈上人書〉。語譯:而且所謂文章,無非是務必要做到對社會有益罷了。所謂文辭技巧,就像器物有刻鏤繪畫的裝飾一般。果真精巧而華麗,不一定就適用;果真適用,不一定就精巧而華麗。(E)詩人遭遇越困厄就越能寫得工巧的好文章。出自歐陽脩〈梅聖俞詩集序〉。語譯:我聽到世人常說:詩人仕途暢達的少,困厄的多。難道真是這樣嗎?大概是由於世上所流傳的詩歌,多出於古代困厄之士的筆下吧。……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寫得工巧。如此說來,並非寫詩使人困厄,應該是困厄後才能寫出好詩來。來源:師大附中

7答案:(A)(C)(D)(E)解析(B)不恥à不齒。來源:北一女中

8答案:全解析(A)(B)出自北京韓愈祠聯。(C)(D)出自潮州韓文公祠聯。(E)出自賈島〈題李凝幽居〉。詩中「僧敲月下門」一句,賈氏幾經思考,不知要用「推」好還是「敲」好,時韓愈經過給予意見,於是決定用「敲」。「推敲」一詞的典故,即出於此。來源:精誠中學

9答案:(A)(B)(C)(D)解析(A)古人從師問學之道/古代棧道。(B)學習的人/學有專精之人。(C)慷慨、意氣昂揚/感嘆。(D)《春秋》是孔子所著之史書/年歲。(E)從事各種技藝的人。來源:嘉義女中

10答案:(B)(C)(D)(E)解析(A)韓愈。(B)王右丞指王維。王維因曾任尚書右丞,故世稱王右丞。蘇軾有一次讀了王維的五言絕句:「藍田白石出,玉川紅葉稀,山路原無雨,空翠溼人衣。」有感而發說:「味王摩詰之詩,詩中有畫;觀王摩詰之畫,畫中有詩。」(E)空格為「白也」。杜甫〈春日憶李白〉。語譯:我的好朋友李白,他的詩寫得非常好,古今中外,沒有人能超越他;而且他的才華洋溢,思想也與眾不同,不隨波逐流。他寫的詩,就像南朝的庾信那樣清新,也像鮑照一樣俊逸。這時候的我正居住在渭北,這裡的春樹綠油油的;而李白卻在東吳一帶漫遊著,那裡一到傍晚應該是一片雲海瀰漫吧。什麼時候我才能再和他一邊喝著酒,一邊談論文章和詩篇呢!來源:師大附中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rryw2,,.,..,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