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三十燭之武退秦師複習卷

一、 單一選擇題

    1. (   )「行李之往來,共其乏困。」意謂 ()所有秦國行李來往托運之時,都能獲得保障 ()秦國的使者經過,可獲得飲食住宿,不虞缺乏 ()來往之鄭國民眾,都可以獲得供應,不虞匱乏 ()來往之晉國使者都獲得休息,消除舟車勞頓。

    2. (   )「佚之狐言於鄭伯曰:『國危矣!若使燭之武見秦君,師必退。』公從之。辭曰:『臣之壯也,猶不如人,今老矣!無能為也已。』」燭之武言中隱含何義 ()自責 ()謙虛 ()諉過 ()牢騷。

    3. (   )關於〈燭之武退秦師〉一文,下列說明正確者為 ()選自《左傳》僖公三十年,記載燭之武與佚之狐聯手抗秦,以解鄭危之事 ()本文由《春秋》經文「晉人、秦人圍鄭」六字鋪衍而成,足以顯現《左傳》詳於記事之特色 ()燭之武基於「道、義」二字而言利害,處處為秦謀,切中要害,終能打動秦穆公之心 ()佚之狐曰:「國危矣!若使燭之武見秦君,師必退。」à顯現其料事如神,善觀局勢。

    4. (   )關於〈燭之武退秦師〉之段落文意說明,下列何者正確 ()首段:關於「燭之武退秦師」一事,《春秋》僅有「晉人、秦人圍鄭」六字,而《左傳》則詳其始末,首段即「以其無禮於晉,且貳於楚」說明秦晉圍鄭之因 ()次段:鄭國國君對燭之武誘之以利,許其報酬,終於勸服燭之武夜縋而出,出使說秦 ()三段:燭之武往見秦君,巧其辭令以剖析利害,言亡鄭於秦、晉二國無益而有害,終使秦君撤兵,並派軍為鄭協防 ()末段:秦穆公以「不仁、不智、不武」為由,退兵而出,展現泱泱大國,一方霸主的風範。

    5. (   )()「逡」巡:()妝「奩」:()「嘎」然:()帶「挈」:()夜「縋」而出:()「斫」榛莽:()詭「譎」:()「赭」紅:()粗「獷」:。上列「 」內各字之讀音,正確者共有幾組 ()兩項 ()三項 ()四項 ()五項。

    6. (   )「越國以鄙遠,君知其難也。焉用亡鄭以陪鄰?」意謂 ()越國地處邊鄙,無意滅鄭而賠上晉國 ()越過晉國,以鄭為秦之邊鄙,反而於晉有利 ()越過鄙遠之地,反而不易滅秦 ()晉處秦、鄭之間,立場難以抉擇。

    7. (   )「失其所與,不知。」之「與」,義同於 ()卒有盜賊之警,則相「與」恐懼訛言 ()迷途知返,往哲是「與」 ()「與」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 ()諸侯以禮相「與」。

    8. (   )邱燮友先生分析〈燭之武退秦師〉說:「由本篇文章看來,我們可以窺知當時辯士之風盛行,也可知外交談判技巧之重要;無論是佚之狐說(),還是鄭伯說(),或者是燭之武說(),……;佚之狐說『國危矣!』鄭伯說『鄭亡,子亦有不利焉!』燭之武說『闕秦以利晉,惟君圖之!』都是在『()』二字上面著眼。」上述文字中,依()()()()次序排列,正確的選項是 ()子犯/佚之狐/晉文公/態度 ()鄭伯/佚之狐/秦穆公/態度 ()子犯/燭之武/晉文公/利害 ()鄭伯/燭之武/秦穆公/利害。

    9. (   )「公曰:『不可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與,不知;以亂易整,不武。吾其還也。』」「因人之力而敝之」意謂 ()自己曾經幫助過他人,卻反而被他陷害 ()因為人民不夠團結,所以才無法收復失土 ()借助反間計,而使敵軍內部爭鬥 ()曾經借助別人的力量,卻反過來損害他。

10. (   )下列「 」中的字詞,兩者詞性皆相同的選項是 ()焉用亡鄭以「陪」鄰/又欲肆其西「封」 ()「行李」之往來/越國以「鄙」遠 ()以亂「易」整,不武/越國以鄙「遠」 ()晉「軍」函陵/且「貳」於楚。

11. (   )「然鄭亡,子亦有不利焉!」其意與下列何者相近 ()人飢己飢,人溺己溺 ()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 ()覆巢之下無完卵 ()舍生而取義。

12. (   )中文常有「詞性活用」的情況,例如「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」,其中前一個「親」和「子」是動詞。以下選項,何者不是「前字為動詞,後字為名詞」 ()民不易「物」,惟德繄「物」 ()既東「封」鄭,又欲肆其西「封」 ()「賊」仁者謂之「賊」,賊義者謂之殘 ()「老」吾「老」以及人之老。

13. (   )燭之武說秦君,在分析利害之後,又說「且君嘗為晉君賜矣!許君焦、瑕,朝濟而夕設版焉!君之所知也。夫晉,何厭之有?既東封鄭,又欲肆其西封。若不闕秦,將焉取之」,此言與文中哪一句最能互相呼應 ()越國以鄙遠,君知其難也 ()鄰之厚,君之薄也 ()若舍鄭以為東道主,行李之往來,共其乏困,君亦無所害 ()若亡鄭而有益於君,敢以煩執事。

14. (   )下列有關《左傳》、《戰國策》、《國語》三書的敘述,何者正確 ()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同為《春秋》三傳之一 ()《戰國策》、《國語》皆是記載戰國史事,皆為國別史 ()三書皆一人一時一地的作品 ()《左傳》又稱「《春秋內傳》」,《國語》又稱「《春秋外傳》」,《戰國策》又稱「《短長》」。

15. (   )下列「 」內的字義,何者兩兩相同 ()「微」夫人之力不及此/引入,「微」指左公處 ()以亂「易」整,不武/喪,與其「易」也,寧戚 ()「因」人之力而敝之/未若柳絮「因」風起 ()若不「闕」秦/付之「闕」如。

16. (   )《左傳》敘事簡潔,人物主詞多有省略,下列選項皆來自〈燭之武退秦師〉一文,而主詞並非指向燭之武的是 ()許之。夜縋而出 ()朝濟而夕設版焉 ()見秦伯曰:「秦、晉圍鄭,鄭既知亡矣!」 ()臣之壯也,猶不如人,今老矣!無能為也已。

17. (   )下列各選項「 」內的注音寫成國字,何者兩兩相同 ()夜「」而出/搖搖欲「」 ()沉「」寡言/「」不關心 ()」合神離/國際「」易 ()金榜「」名/文不對「」。

18. (   )「且君嘗為晉君賜矣!君焦、瑕,朝濟而夕設版焉!」燭之武明知背信者為晉惠公,與晉文公無關,但卻極盡什麼能事 ()以訛傳訛 ()以牙還牙 ()隱惡揚善 ()挑撥離間。

19. (   )閱讀下列文章,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:

  三十三年春,秦師及滑,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,遇之,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,曰:「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,敢犒從者。不腆敝邑,為從者之淹,居則具一日之積,行則備一夕之衛。」且使遽告於鄭。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、厲兵、秣馬矣。使皇武子辭焉,曰:「吾子淹久於敝邑,唯是脯資餼牽竭矣。為吾子之將行也,鄭之有原圃,猶秦之有具囿也。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,若何?」杞子奔齊,逢孫、楊孫奔宋。孟明曰:「鄭有備矣,不可冀也。攻之不克,圍之不繼,吾其還也。」滅滑而還。(《左傳》僖公三十三年)

(A)弦高遇到秦軍時「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」,表示鄭國有準備,特別派弦高在邊境慰勞秦軍 (B)「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,敢犒從者。不腆敝邑,為從者之淹,居則具一日之積,行則備一夕之衛」說明弦高這次是以外交使臣的身分出使周 (C)「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、厲兵、秣馬矣」表示鄭國已經進入備戰狀態,隨時迎接秦軍的攻擊 (D)「杞子奔齊,逢孫、揚孫奔宋」句中的杞子、逢孫、楊孫就是〈燭之武退秦師〉中,秦穆公與鄭文公結盟後,派遣駐軍協防鄭國的三員大將。

20. (   )「夫晉,何厭之有?既東封鄭,又欲肆其西封。若不闕秦,將焉取之?」此段文字,意在說明 ()晉封鄭有餘,闕秦則尚不足以成事 ()秦如欲成霸業,必先取晉之西疆 ()晉文公大封天下,志在成就霸業 ()晉雖與秦結盟示好,其實已包藏禍心。

二、 多重選擇題

    1. (   )有關《春秋》、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戰國策》的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 ()《春秋》乃為孔子根據周朝歷史而作的史書 ()《左傳》亦名《左氏春秋》,為《春秋》三傳之一,記事是以魯史為中心 ()《國語》為「國別史」之祖,又稱「《春秋外傳》」,與《左傳》文體不同 ()《戰國策》亦為國別史,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,其名為西漢劉向所定 ()除《戰國策》之外,其餘三書皆列入經部。

    2. (   )下列文句,述及事件因果關係,且為先果後因的選項是 ()晉侯、秦伯圍鄭,以其無禮於晉,且貳於楚也 ()臣之壯也,猶不如人,今老矣!無能為也已 ()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過也 ()既東封鄭,又欲肆其西封 ()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

    3. (   )〈燭之武退秦師〉:「晉侯、秦伯圍鄭,以其無禮於晉,且貳於楚也。」怡君在看到這一段記載時,想了解「鄭國無禮於晉」整個事件的始末,請問她應該查閱下列哪些典籍 ()《尚書》 ()《左傳》 ()《國語》 ()《國策》 ()《史記》。

    4. (   )下列文章中,出自春秋戰國時代的作品是 ()〈燭之武退秦師〉 ()〈秦士錄〉 ()〈國殤〉 ()《禮記.檀弓選》 ()〈諫逐客書〉。

    5. (   )詞語因時代的改變,其用法與文意亦會因之而改變。下列「 」中詞語,何者意義不同 ()「風流」總被雨打風吹去/我雖老了,年輕時也「風流」 ()最喜小兒「無賴」,溪頭臥剝蓮蓬/他不學無術,又喜耍「無賴」,令人厭惡 ()「行李」之往來,共其乏困/九一一事件後,到美國旅行,「行李」檢查非常嚴格 ()墨子,顯學也,其「身體」則可,其言多而不辯/讀書不能只讀而不行,「身體」力行最是重要 ()因其富厚,「交通」王侯,力過吏勢,以利相傾/阡陌「交通」,雞犬相聞。

    6. (   )下列「以」字,何者與「晉侯、秦伯圍鄭,以其無禮於晉」的「以」字義相同 ()生,事之「以」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 ()不學《詩》,無「以」言 ()使其中坦然,不「以」物傷性,將何適而非快 ()視其所「以」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 ()不「以」物喜,不「以」己悲。

    7. (   )〈燭之武退秦師〉一文中寫燭之武說服秦伯的說辭,是最精采的部分,關於本段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 ()從地理位置來說明亡鄭無益於秦,而有利於晉。蓋「鄰之厚,君之薄也」 ()由歷史經驗提出「晉背秦德」之事,來離間秦、晉感情 ()若不亡鄭,則有利於秦,如:行李之往來,鄭可共其乏困 ()燭之武在遊說秦伯的說辭中八次提到「秦君」,可知燭之武對鄭文公的卑膝奴顏,曲意迎合 ()全段重點在分析利害,婉言相勸,使秦、晉兩國同時知難而退。

    8. (   )關於〈燭之武退秦師〉一文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()燭之武起初推辭鄭伯的請求以示謙讓 ()「以其無禮於晉」、「貳於楚」皆屬於晉、鄭間的宿怨,與秦無關,也為燭之武成功遊說秦穆公私與鄭盟,獨自班師回國,埋下了伏筆 ()由本文可看出佚之狐善於識人、鄭文公禮賢下士、晉文公顧全大局 ()燭之武遊說之語,句句聳動,切中要害,驗證「弱國無外交」的歷史通則 ()通篇說服之關鍵在「利害」二字。

    9. (   )下列選項,何者在文章中屬謙詞 ()若亡鄭而有益於君,「敢」以煩執事 ()「微」夫人之力不及此 ()「辭」曰:臣之壯也,猶不如人 ()闕秦以利晉,「惟」君圖之 ()「鄙」意容納異議,自由討論。

10. (   )有關《左傳》與〈燭之武退秦師〉的敘述,何者正確 ()《左傳》又名《左氏春秋》,別稱《春秋外傳》 ()《左傳》所記皆魯國史事 ()《左傳》內容以敘事為主,少講《春秋》義例 ()〈燭之武退秦師〉全文之主線在於「仁義」二字 ()〈燭之武退秦師〉一文,燭之武以滅鄭乃「闕秦以利晉」離間之,終使秦、晉分兵而去。

 

詳解

單選題

1答案:(B)來源:鼓山中學

2答案:(D)來源:成功高中

3答案:(B)解析(A)燭之武和佚之狐並未聯手抗秦。(C)燭之武未提及道義。(D)顯現其善於識人。來源:再興中學

4答案:(A)解析(B)鄭國國君並未許其報酬。(C)只說於秦無益而有害。(D)晉文公。來源:新竹女中

5答案:(D)解析(甲)()()()來源:臺南女中

6答案:(B)來源:成淵高中

7答案:(D)解析:題幹與(D)同為「親附」。(A)相互。出自蘇軾〈教戰守策〉。(B)稱許。出自丘遲〈與陳伯之書〉。(C)讚許。出自《論語.述而》。(D)出自《禮記.禮運》。來源:永平中學

8答案:(D)來源:再興中學

9答案:(D)來源:新民高中

10答案:(D)解析(A)(C)動詞/名詞。(B)名詞/動詞。(D)皆為名詞轉品作動詞。來源:模擬試題

11答案:(C)來源:成淵高中

12答案:(A)解析(A)皆作名詞,指祭品。出自《左傳.宮之奇諫假道》。(C)前指賊害,後指盜賊。出自《孟子.梁惠王》下。(D)前指尊重,後指老者。出自《禮記.禮運》。語譯(A)人們拿來祭祀的東西都是相同的,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,才是真正的祭品。(C)傷害仁德的人稱「賊」,傷害道義的人稱「殘」。(D)尊敬自己的長輩,推而尊敬別人的長輩。來源:家齊女中

13答案:(B)來源:再興中學

14答案:(D)解析(A)《春秋》三傳為:《左傳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穀梁傳》。(B)《國語》記載春秋史事。(C)《左傳》相傳為左丘明所著,《戰國策》、《國語》均非一人一時一地的作品。來源:再興中學

15答案:(C)解析(A)無/暗中。出自方苞〈左忠毅公逸事〉。(B)代替/治,在此指辦理喪事時,只重喪禮儀式,而無哀痛之情。出自《論語.八佾》。(C)憑藉、依靠。後者出自《世說新語.言語》。(D)損害/欠缺。來源:鼓山中學

16答案:(B)解析(B)主詞為「晉國」。來源:華江高中

17答案:(D)解析(A)縋/墜。(B)默/漠。(C)貌/貿。(D)題。來源:新民高中

18答案:(D)來源:成淵高中

19答案:(D)解析(A)事實上鄭國並未有準備。(B)弦高其實只是商人身分。(C)是秦軍已備戰。譯注:題幹:魯僖公三十三年春天,秦國軍隊到達滑國,鄭國的商人弦高準備到成周做買賣,路遇秦軍,先送秦軍四張熟牛皮,再送十二頭牛犒勞軍隊,說:「敝國君王聽說您準備行軍經過敝邑,謹來犒賞您的隨從。敝國貧乏,為了您的隨從在這裡逗留,如住下就預備一天的供應,離開就準備一夜的保衛。」同時又派驛車緊急地向鄭國報告。鄭穆公派人去探看杞子等人的館舍,發現他們已經裝束完畢、磨利武器、餵飽馬匹了。派大夫皇武子辭謝他們,說:「大夫們久住在這裡,敝國的乾肉、糧食、牲口都竭盡了。為了大夫們將要離開,鄭國有原圃,就有如秦國有具囿,都是獵場,大夫們自己獵取麋鹿,使敝國減輕負擔,怎麼樣?」於是杞子逃到齊國,逢孫、楊孫逃到宋國。孟明說:「鄭國有準備了,不能指望了。攻打它不能取勝,包圍它沒有後援,我們還是回去吧。」滅了滑國後就班師歸國。(滑:周代的一個諸侯國,與鄭國相鄰。乘韋:四張熟牛皮。乘,音,四的意思。束載:捆物裝車。餼牽:指牛羊豬等牲畜。餼,音。)來源:師大附中

20答案:(D)來源:成功高中

多選題

1答案:(B)(C)(D)解析(A)根據魯史而作。(E)《國語》、《戰國策》列入史部,為國別史。來源:松山高中

2答案:(A)解析(B)(C)為映襯、對比。(D)時間關係。(E)先因後果。出自《荀子.勸學》。來源:成淵高中

3答案:(B)(C)(E)解析(A)《尚書》記虞、夏、商、周的史事,但未及春秋。(C)《國語》記春秋史事。(D)記戰國史事。(E)為通史,自黃帝至初漢。來源:中山高中

4答案:(A)(C)(D)(E)解析(A)春秋左丘明。(B)明朝宋濂。(C)戰國屈原。(D)春秋戰國孔門後學。(E)戰國秦李斯。來源:竹南高中

5答案:(A)(B)(C)(E)解析(A)繁華景象。出自辛棄疾〈永遇樂.京口北固亭懷古〉/形容人打扮花俏新潮。出自〈劉姥姥〉。(B)無所事事。出自辛棄疾〈清平樂.村居〉/蠻橫、放刁的行為。(C)使者/出門時所攜帶的裝備。(D)皆指親身實踐。前者出自《韓非子.外儲說.左上》。(E)勾結。出自鼂錯〈論貴粟疏〉/交錯通達。出自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。來源:成功高中

6答案:(C)(E)解析:題幹與(C)(E)因為。(A)依照。出自《論語.為政》。(B)依據。出自《論語.季氏》。(C)出自蘇轍〈黃州快哉亭記〉。(D)作為。出自《論語.為政》。(E)出自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。來源:成功高中

7答案:(A)(B)(C)解析(D)表現燭之武處處為秦君著想。(E)使秦國退兵,但未婉言勸晉。來源:師大附中

8答案:(B)(E)解析(A)燭之武對鄭文公無知人之明有所怨懟。(C)鄭文公身段柔軟,但未能稱禮賢下士。(D)打破「弱國無外交」之歷史通則。來源:成功高中

9答案:(A)(E)解析(A)膽敢、冒昧,謙詞。(B)無,副詞。(C)推辭,動詞。(D)表示希望的語氣詞。(E)自謙之詞。出自胡適〈自由與容忍〉。來源:成淵高中

10答案:(C)(E)解析(A)《春秋內傳》。《春秋外傳》為《國語》。(B)以魯史為中心,然旁及同時代各國史事。(D)主線在「利害」二字。來源:中和高中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rryw2,,.,..,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